导航

预约参观和睦家妇产科有礼啦! 立即查看

胆囊结石的症状、预后、患病率及其他相关信息

张卓, 外科医生

什么是胆囊结石?它从何而来?

胆囊是位于右上腹的一个梨形小器官,就在肝脏下方。胆囊中储藏着被称为“胆汁”的消化液,胆汁可被释放进十二指肠以帮助食物消化。胆囊结石是在致病条件下胆囊中形成的硬化沉淀物。有些人可能只形成了一颗结石,而其他人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形成多颗结石。有些患者的结石可能小如沙砾,有些人的结石可能大如乒乓球。有些结石如粉笔般易碎,而有些则如岩石般坚硬。一般而言,胆囊结石可分为三种类型。胆固醇结石的颜色有多种,从浅黄色至深绿色或棕色不等,每一颗都常常会有一个微小的深色中心点。结石中包含了至少 80%的胆固醇,使其变得十分坚硬。胆色素结石通常较小,色暗,易碎,其中包含的胆固醇少于 20%。典型情况下,混合性结石包含了20%—80%的胆固醇,通常为棕色。[1]

胆囊结石可引起哪些并发症?

胆囊结石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取决于其所影响的部位:

  1. 胆囊炎:嵌顿在胆囊中或固定在胆囊颈部的结石可导致胆囊炎症(胆囊炎)。可能会引起腹痛和发烧,程度可轻可重,取决于炎症的严重程度。
  2. 胆总管堵塞:胆囊结石可经胆囊管迁移至胆总管。如果胆囊结石迁移并引起胆总管任意部位堵塞,则会引起黄疸、发冷、发烧和腹痛。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并引发生命危险。
  3. 急性胰腺炎:胰腺管和胆总管的末端合并成一个共用通道进入十二指肠。嵌顿在胆总管或壶腹部末端的胆囊结石可导致胰腺管堵塞,从而引起胰腺炎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会引起剧烈、持续的腹痛及其他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4. 胆囊癌: 胆囊结石病史较长可增加胆囊恶性肿瘤的患病风险。

目前,胆囊结石的患病率有多高?哪些因素会增加胆囊结石的患病风险?

胆囊结石常见于女性,女性的患病率大约是男性的两倍。现有数据表明,胆囊结石患者的人数占中国总人口的10%。[2]胆囊结石的发生似乎有着较强的遗传因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肥胖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风险因素,然而由节食造成的体重迅速减轻也可能导致胆囊结石。妊娠和糖尿病也被认为是促使胆囊结石形成的风险因素。[2]

您如何能知道自己患有胆囊结石?

大约70%的胆囊结石患者是无症状的,其胆囊结石是经由超声波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突发胆绞痛时,患者可感觉疼痛阵发性加剧,位于右上腹或腹部中间即胸骨下方部位。而且,疼痛也可向背部放射,位于肩胛部或右肩部。[3]胆绞痛可能持续几分数至数小时。皮肤泛黄、眼白以及发烧等症状也时有发生。

上海和睦家医院外科团队能为您的胆囊结石提供什么帮助?

针对胆囊结石患者,大多数情况下,无症状的患者不需手术治疗,但是需要定期随访和观察。对于有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4]目前,保胆取石术的疗效存在较大的争议,尚未成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患者通常可在术后一天内出院回家。同时,上海和睦家医院外科具备传统手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等技术,为胆囊结石患者提供全面和完备的治疗环境。[5]

参考文献:

  1. Warttig S, Ward S, Rogers G, Guideline Development Group.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llstone disease: summary of NICE guidance. BMJ 2014; 349:g6241.
  2. Zeng Q, He Y, Qiang DC, Wu LX. Prevalence and epidemiological pattern of gallstones in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2; 24:1459.
  3. Benarroch-Gampel J, Boyd CA, Sheffield KM, et al. Overuse of CT in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gallstone disease. J Am Coll Surg 2011; 213:524.
  4. Reiss R, Nudelman I, Gutman C, Deutsch AA. Changing trends in surgery for acute cholecystitis. World J Surg 1990; 14:567.
  5. Zakko SF, Srb S, Ramsby GR. Sensitivity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y compared with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residue or mucosal lesions after topical gallbladder stone dissolution. Gastrointest Endosc 1995; 42:434.

和睦家医疗